201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区卫生健康局以建设健康清城和完善生育政策为重点,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改善民生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绩
(一)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纵深发展
一是医用耗材全面实施零差价。2018年12月30日零时起全面完成医院管理系统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工作,进一步降低医疗费用惠及群众。2019年,全区总诊疗人次约236.71万(不含民营医院、个体诊所、村卫生室),同比增长12.5%;住院人次约3.63万,同比增长9.67%。
二是深化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出台了《清远市清城区进一步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方案》,落实了院长聘任制、院长(主任)管理目标责任制、人事制度改革、财政保障和绩效分配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激发基层内部活力。
(二)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及民生实事建设
一是清城区人民医院新院建设项目,目前综合楼、后勤楼和高压氧楼主体结构已封顶,完成土建工程量80%。二是清城区中医院升级建设(改扩建)项目已动工建设,加快推进。三是新建东城锦兴社区卫生服务站,投入约1450万在省级职教基地周边新建一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目前已基本完成建设,预计2020年初投入使用。
(三)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和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开展为期三年的医院质量持续改进项目。2019年3月起,每周由市人医专家团队对每家医疗机构进行持续改进培训和查找问题,每两周在市人医进行一次集体授课,已举行17期,共1488人次参训。以胸痛中心建设为切入点,让基层医护人员学习并参与医疗质量持续改进,通过规范培训,全面提升医疗安全质量和医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二是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照国家规定服务能力标准,从功能任务和资源配置、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业务管理、综合管理等方面,开展为期6个月的自查、整改,提升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和二级医院管理水平;目前源潭镇卫生院和石角镇卫生院已自评达到推荐标准、洲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评达到基本标准,已上报市级审核。
三是加强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定向培训、委托培训、转岗培训、岗位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基层医务人员业务能力。2019年,招收并培训全科(助理)医生31名,全科医生转岗培训27名、岗位培训27名,培训产科医生(含助产士)6名、儿科医生4名;向社会公开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42名。
(四)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着力在“为民服务解难题”上见成效
今年9月,在凤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儿科博士工作室,与广州市越秀区儿童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引进儿科博士专家团队,每月至少聘请一名博士或专家前来开展培训带教、小诊及业务指导。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博士工作室举办儿科诊疗业务培训班1次,参培医务人员45人次;开展专家坐诊活动4次,就诊儿童116人次。通过项目开展,凤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增了儿童保健服务、中医治未病服务、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估指导、儿童康复体疗服务、儿科诊疗等一系列儿童健康管理特色服务。群众回流基层看病就医效果显著,凤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9月和10月诊疗人次同比增长45.81%,社会效益明显。为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区卫健局计划建立全区儿童健康管理联盟,整合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以凤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儿科建设孵化基地,输送儿科特色诊疗技术、质量管理技能,有效带动全区基层儿科医疗保健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培养我区儿科专业人才队伍,推进区域内同质化儿科医疗服务,全面提升全区基层医疗机构儿科医疗保健服务能力。
(五)开展专项排查,强化医院感染管理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2019年组织全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院感、护理等培训5次,累计培训超过600人次。2019年6月,组织专家对8间基层医疗机构及2间二级民营医院进行医院感染管理风险隐患排查,并完成全区所有开展血液透析服务的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评估工作。经过专项排查,切实提升了医疗机构负责人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责任意识,梳理清楚了我区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风险点,明确了下一步加强院感管理的工作要点。
(六)加强疾病防控,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一是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区疫苗管理工作,对全区18间预防接种单位开展疫苗使用管理全面排查工作,督促整改存在问题,确保疫苗使用安全。
二是落实2019年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4月份,对各街镇和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登革热防控工作督导,抓好抓实抓细登革热防控工作。9月28日区政府启动登革热防控四级应急响应,区卫健局迅速落实联防联控机制,压实“四方”(属地、部门、单位、个人)责任,组织各镇街和单位落实防蚊灭蚊和蚊虫孳生地清理整治工作,落实登革热患者救治和疫情调查处置工作。
三是加强我区血吸虫病防控工作,举办了血防培训班,提升我区医务人员防控知识,夯实了血吸虫病防治的理论基础。对处于英德有螺环境下游的飞来峡镇和我区洪水易淹区域等钉螺可疑孳生环境进行排查,查螺面积共22090㎡,未查获活钉螺。同时向辖区医疗机构发放了220份海报和3000张宣传折页,对就诊的群众进行宣教,在卫生室显眼位置张贴血吸虫病防控知识海报,加强对村民的健康教育。
(七)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增强群众获得感
一是完善诊前、诊间服务。以洲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试点,一方面建设“健康小屋”作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区,由家庭医生助理协助签约医生做好门诊及后续健康管理服务;另一方面建设家庭医生工作诊室,坐诊家庭医生采用全科病史采集方式,规范全科诊疗服务,保障服务时间,提高全科诊疗质量,增强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任感。目前,全区常住人口数是84.77万人,家庭医生服务已签约46.49万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常住人口覆盖率为54.84%;家庭医生服务重点人群为22.97万人,已签约16.48万人,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为71.73%。
二是推行预约诊疗服务,通过电话、微信公众号、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预约平台等预约方式,为群众提供“预约诊疗”服务,避免群众扎堆就诊,营造舒适的就诊环境。
三是加强公卫宣传工作。今年,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电视媒体的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知晓率。邀请区新闻信息中心采访制作了9个新闻宣传片,于“今日清城”节目播放。
四是推进健康驿站建设。2019年,我区建成并投入使用1间“医养结合”型健康驿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间居民小区健康驿站(洲心凯旋花园、横荷万豪水晶湾),1间中山公园健康驿站。家庭医生团队定期到健康驿站,开展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相关预防、急救知识和婴幼儿智力发育评估活动等群众健康需求较大的健康教育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近距离、易获得、方便快捷的健康管理服务,健康驿站运营以来,深受群众欢迎。
(八)稳妥实施二孩政策,深化生育全程服务
落实《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强化宣传、简化流程、加强广东省生育服务网上办事信息平台应用等方式有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全省2018年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我区被评为优秀等次。2019年,受理各类计划生育申请共13707人次,常住人口出生10457人,自然增长率为8.55‰。
(九)以案促管,规范综合监督执法行为
通过双随机抽查、日常监督检查、专项检查、群众投诉举报和交办线索等严厉查处违法行为,积极推行“以案促管”,以立案促进监管成效,巩固监督管理成果。截至目前,共完成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服务乱象专项整治、医疗乱象整治、医院感染管理专项监督检查、医疗机构血透室专项监督检查等各类专项检查工作19个,办理行政处罚案件共176宗,结案164宗,其中打击两非案件1宗,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4宗,移送公安机关2宗,发现涉嫌骗取医疗保险基金违法线索2条,并及时移交医保局。
(十)及时做好职能调整,落实职能交接
1.加快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医养结合工作。出台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推动医养融合的发展。
2.积极推进职业健康监督,缔造良好运行态势。一是加强职业卫生宣传和职业健康宣教;二是加强队伍建设,重点学习培训《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培养职业卫生监督人员;三是强化监管,以进企业、进车间现场边衔接、边执法的模式,积极开展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截至12月31日,检查辖区内100多家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存在问题,办结投诉4宗,立案处罚2宗。
(十一)严抓实改,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党建方面:一是加强思想建设。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党组集中学习12次。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专题集中学习研讨19次;二是组织落实生活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党课5次,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27次。让党员干部在学习中更新观念,不断提升政治思想水平和政策法规水平。三是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实现“一月一主题”,开展主题活动12次。
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一是坚持以创建模范机关为契机,深入推进全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二是落实整改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相关工作。三是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约谈,构建抓早抓小机制。开展日常廉政谈话、任前廉政谈话和入职前廉政谈话等谈话活动21人次。四是开展“正风”专项治理活动,抓好作风建设。印发了《关于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深入贯彻落实卫生行业的“九不准”,规范医药购销行为,完善医疗机构信息公开制度、医疗纠纷及投诉处理机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医疗卫生工作环境。
二、存在问题
(一)原安监局移交职业卫生监管职能,工矿企业达800间左右,监管执法人员严重不足。
(二)卫生系统缺乏熟悉建设项目相关业务的人员,在推进卫生重点建设项目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较多。
三、2020年工作计划
(一)认真抓好卫生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科学规划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抓好区人医新院建设和区中医院改扩建项目建设,力争在预计时间内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加快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东城、石角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新建、改(扩)建项目。
(二)做好深化医改相关工作,汲取新经验新方法,不断优化,制定适合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完善分级诊疗制度。重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和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
(三)继续推行质量持续改进项目,全面加强区属医疗卫生机构医院人才、技术、临床专科等能力建设。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和医德医风建设,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督导和培训工作,开展院感应急演练工作。
(四)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落实登革热和血吸虫病等防控。
(五)按照省、市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有关指标,抓紧抓实各项基础工作。做好预防出生缺陷工作,保障母婴健康。加强人口健康信息和网络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强卫生健康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
(六)组织落实老年健康服务工作。按照省、市部署,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医养结合的政策措施,积极鼓励建设“医养合一”养老机构,将养老机构和医疗资源有效结合。
(七)加强我区职业卫生工作人员队伍建设,落实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相关工作。
清远市清城区卫生健康局
2019年12月30日